她,宛如高蓋山麓的一顆明珠,古樸別致,高雅靈秀。在擁有二十多所大中專院校的倉山學府區,她不顯山露水,卻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吸引了海內外眾多的有緣有識人士。在這所富有陽光、充滿愛與美的校園里,孩子們找到了歡樂,家長們寄托了希望,社會給予了厚望。她就是福建省首家集科研、實驗和教學為一體的——華南優教研究所實驗小學。
華南實驗小學成立于1989年,是由劉美珍教授一手創辦的我省第一所寄宿制民辦小學。辦學過程中,習近平、賈慶林、王兆國、項南、陳明義、洪永世等領導人多次蒞臨指導,并給予多方面的支持。冰心女士親自為我校題寫校名并寫信跟老師們談心。我校以“知、行、健、禮、義、信”為校訓,堅持“以愛為本、以嚴為綱、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辦學方針,踏踏實實地踐行教育教學研究。二十多年間,培養出大批活躍在世界各地的品學兼優的學子。從這里走出去的學生有獲得國際航空藝術賽季軍的葉茂同學,有中國在奧運史上第一枚蹦床獎牌獲得者、2008年蹦床世界杯總決賽冠軍的黃珊汕同學等。
華南實驗小學創辦人劉美珍院長,為全國婦聯第六屆執委、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福建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她生于福州教育世家,父親為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劉仰文先生。1984年,她從中國人民大學退休回到故鄉福州后,先后創辦了華南女子學院、華南優教研究所、華南實驗幼兒園、華南實驗小學、華南實驗中學,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在她六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辦學理念,那就是“以愛為本、以嚴為綱、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她把現代教育思想與中華傳統美德完美結合,確定了六字校訓:知、行、健、禮、義、信。德高望重的劉美珍院長非常熱愛孩子,富有童心,全校師生都親切地稱她劉奶奶。
我們是一群擁有執著教育夢想的華南人,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美好的金色童年是我們的基本出發點。為了同一個夢想,我們從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在教育教學中,寓教于樂、授之以漁,傾情鑄造著華南教育的理想國。學校始終把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放在第一位,師生亦師亦友,教學相長,知行合一。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做事,學做人,學讀書。讓學校永遠是孩子們幸福心靈的棲居地,永遠是師生們快樂生命的家園、健全生命的搖籃、燦爛生命的舞臺。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中國人,我校把國學和雙語課堂教學作為最重要的校本課程。學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均開設國學與英語課程。國學內容從低年級的《弟子規》、《論語》到高年級的《歷代美文選》、《古文觀止》等,依不同年級層次誦讀不用的國學經典。通過六年的教學,讓每位孩子在誦讀經典的同時汲取中華上下五千年的道德智慧。英語課實行全英文教學,并在數學、體育、音樂、美術、科學、等學科中推行中英雙語教學。辦學至今先后有近五十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外籍教師在我校執教英文。
近年來,我校通過舉辦讀書節、科技節、童話節、感恩節、母親節、書畫節、科技節、美食節、親子運動會、樂購會、中隊歌舞會等幾十個富有教育特色的校園節日;通過成立校園廣播臺、文學社、書法協會、家長義工隊、心手相牽親子營、五人制足球俱樂部、國旗護衛隊、華南禮儀隊等近二十校內組織;通過開設二胡、古箏、吉他、小提琴、鋼琴、葫蘆絲、架子鼓、書法、國畫、兒童畫、舞蹈、象棋、圍棋、播音、主持、陶藝、足球、籃球等三十余項的社團活動;通過推出校訓小明星、師生每日一小時陽光運動、春游秋游、災難逃生演練、即興演講、晨讀、晚間閱讀、書寫等級考核、國學鈴聲、師生品名著、師生辯論會、百部經典電影欣賞、每月家校反饋信、家長周末聯系表、教師小助手、情商測試、華南金色童年之最、五球并舉、高年級學生到低年級講故事等幾十項特色活動,促使每位孩子在“處事與為人、習慣與能力、競爭與合作、國學與英語、科學與數學、興趣與特長、動與靜、讀與寫”等方面的同步提高。
作為福建省第一所寄宿式民辦學校,我校擁有二十多年的寄宿管理經驗和一批像媽媽一樣的優秀生活老師。生活老師與孩子們同吃同住,精心照顧孩子們的衣食住行,并通過小學六年循環漸進和階梯式的養成教育,教育孩子感恩、勤儉、分享、禮讓、寬容等品質,讓孩子從小學會與人共處,學會為他人著想,從而具有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在飲食方面,學校每日為孩子們提供營養均衡的三餐主食和三餐點心,充分滿足孩子成長的需要。為確保每一位學生在校的安全,學校不僅配有24小時的專業醫生服務,還有專職夜班阿姨每晚不同時段在各宿舍片區走動照顧。
我校還注重引進社會及家長的教育資源。辦學以來,學校不斷邀請知名教育專家、著名學者到我校開展學術交流和給孩子們上課。如世界天才兒童研究協會亞太地區聯合會主席施建農,前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中國航天航空專家、著名發明家劉夏石,知心姐姐盧勤,著名作家、畫家劉墉,世界微雕大師戈壁,著名特級教師霍懋征、張君篪、張樹林、支玉恒、魏書生等。他們的到來,產生了良好的輻射效應,促進教師創新能力和教研、教改、教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求真務實地做好課堂的引導者、生活的引路人。
為了真正做到充分關愛每一位在我校就讀的孩子,我校在原有的小年級、小班級的基礎上,建立以小團隊、小干部為核心的包班老師育人制度,包班老師育人制體現了“愛心、耐心、童心、細心、責任心”,也有效地建成立了良好的班風、段風、校風。為保障教育教學質量,每個班級限定一定的人數,并分成6組團隊,每組團隊有相應的隊名、口號。均設立隊長、科代表等委員,分責到每一位孩子身上,樹立孩子們主人翁意識,為他們搭建一個個鍛煉與展示的舞臺。另充分利于少先隊的平臺開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在每周升旗儀式上,或班中隊或年段,進行班風段風的才情展示等系列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孩子們的綜合素養。孩子們在校園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陽光自信,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小學時光美麗的金色童年。
我校本著為每位入學孩子負責的態度辦學,不求做大,只求做精。故辦學至今每年僅收一年級新生兩個班各40名左右的學生,其他年級適當收若干名插班生(名額有限,收滿為止)。
歡迎有識有緣的家長垂詢并為適齡子女報名。
|